Cop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 年 ACC 宣教大會文章回顧

普世宣教在我門前

那 些 因 司 提 反 的 事 遭 患 難 四 散 的 門 徒 直 走 到 腓 尼 基 和 居 比 路 , 並 安 提 阿 ; 他 們 不 向 別 人 講 道 , 只 向 猶 太 人 講 。但 內 中 有 居 比 路 和 古 利 奈 人 , 他 們 到 了 安 提 阿 也 向 希 利 尼 人 傳 講 主 耶 穌 ( 有 古 卷 作 : 也 向 說 希 利 尼 話 的 猶 太 人 傳 講 主 耶 穌 ) 。主 與 他 們 同 在 , 信 而 歸 主 的 人 就 很 多 了 。

使徒行传 11:19-21

歡迎來到2025年奧斯汀華人教會宣教年會

王志良

奧斯汀華人教會宣教委員會主席

親愛的ACC弟兄姊妹,

歡迎來到2025年奧斯汀華人教會宣教年會!


2025年宣教年會的主題是「普世宣教在我門前」。今年,我們邀請了三位啟發人心的講者來到奧斯汀華人教會三堂同步分享他們的宣教經歷:Jonathan Kindberg牧師(英文)、蔡頌輝牧師(華語)以及駱智樑牧師(粵語)。


2025年對於ACC的宣教來說是個激動人心的里程碑。我們的何智欣姐妹,在ACC接受基督並在此成長,她在2019年宣教年會中領受了成為全職宣教士的呼召。這份呼召激起了她對為萬民燃燒的熱忱。今年,我們很高興能將何智欣姐妹送往泰國,幫助她實現這個呼召。看到來自教會三堂的弟兄姊妹們一起支持何智欣姐妹參與神的使命,這真是令人深受鼓舞。


我們也要歡迎今年加入宣教委員會的兩位新成員:樓海威(粵語),擔任短期宣教與宣教項目部門的負責人,以及鄺穎熙(華語),擔任宣教委員會教育部門的負責人。另外我們感謝兩位2025年開始休年的委員: 楊裕德長老和吳東剛的服事。我們也要讚美神,為繼續參與宣教委員們的辛勤事奉感恩:李嘉良長老(粵語)是長老代表,李莉莉(華語)是宣教委員會財務部門負責人,張黃加恩(英文)是宣教委員會傳播部門負責人,伍百活(英文)是宣教委員會宣教合夥部門負責人,徐薇(華語)是宣教委員會禱告部門負責人,李秀萍(華語)是宣教委員會宣教士關懷部門負責人。


今年,一個顯著的改變是宣教年會的時間安排。我們將大會由十月移至二月,並禱告這個更早的日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準備我們的心,察驗神對我們在2025年其餘時間的宣教計劃。今年的奧斯汀華人教會教會主題是「建造使命群體」,而宣教年會的主題也出自使徒行傳11:19-21。願神藉著這次大會和祂的話語,激勵我們將奧斯汀華人教會建立成一個使命群體。

願全世界都看見神的榮耀──從我們家門前開始!

咫尺天涯——宣教的機會就在家門口

劉心亮牧師


奧斯汀華人教會(ACC)將於2025年2月8日至9日舉辦宣教年會,今年的主題是「宣教在家門口」(Global Mission at My Front Door)。這個主題讓我聯想到一個成語「咫尺天涯」,它的本意是指雖然空間距離很近,卻因為情感隔閡或特殊情況而顯得遙不可及。這種疏離感,正好描繪出當下美國本地宣教的現實:禾場的機會近在咫尺,但許多基督徒卻把目光投向地極,忽略了家門口亟需福音的靈魂。


最新研究表明,美國一方面正經歷信仰的急速衰退,另一方面也蘊藏著巨大的禾場機遇。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23年的數據顯示,美國基督徒的比例已從幾十年前的90%下降至約63%,“無宗教信仰者”(Nones)的比例則飆升至 30%。更令人擔憂的是,Z世代(1997年至2012年出生)中,約45%不認同任何宗教信仰,成為宗教衰退最顯著的群體。與此同時,社會的孤獨感也愈演愈烈。根據美國衛生署2023年的報告,超過60%的成年人感到孤獨,而Z世代的孤獨比例甚至高達75%。這背後隱藏著對歸屬感和生命意義的深刻渴求。面對這樣的屬靈荒漠,福音無疑是最迫切的答案,而禾場就在我們身邊。


移民和國際學生的湧入,正為本地宣教提供前所未有的契機。傳統上,宣教常被理解為「跨國」或「跨文化」,許多人認為宣教僅限於遠赴亞洲、非洲或南美洲等地。然而,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23年的數據,移民已占美國總人口的14.6%,許多移民來自尚未得福音的地區,如中東、南亞和北非等。其中,國際學生是一個常被忽略的群體。據統計,2023年有超過100萬名國際學生在美國求學,但約80%從未被邀請進入教會,甚至沒有聽聞福音。許多來自阿富汗、敘利亞的難民也因文化隔閡或生活困境,成為「咫尺之間的未得之民」。福音的「大使命」(馬太福音28:19-20)不僅是一個跨國的呼召,更是一個面對鄰里的迫切使命。


強調「咫尺」的重要性並不意味著要放棄「天涯」的使命。在過去幾十年裡,ACC在海外宣教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和精力。從支持宣教士和宣教機構,到差派短宣隊伍,ACC的信徒通過跨文化實踐認識到世界不同群體的需要。而這種對「天涯」的經驗和熱忱,若能結合對「咫尺」的關注和行動,將為本地宣教帶來全新的動力和視野。


主耶穌是我們宣教的最好榜樣。祂雖然心繫萬民,卻也深耕本地,走遍各城各鄉,傳講天國的信息,並滿足人們生活與生命的需要。復活後,祂對門徒的囑託尤為值得留意:「從耶路撒冷到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使徒行傳1:8)。這段話不僅提供了行動的優先順序,也提醒我們以辨別的心識別自己的「耶路撒冷」在哪裡。


「咫尺天涯」不僅是物理距離的描述,更是對心態的檢視。家門口的禾場往往最容易被忽略,因為它離我們太近,近到我們以為需要福音的總是「他方」的靈魂,而不是身邊的同事、鄰舍或國際學生。2025年的宣教年會是一個契機,呼籲我們重新認識「咫尺」的重要性。宣教不只是遠方的事業,也是家門口的呼召。主的心意是要從「近」到「遠」,讓福音從我們的社區,傳到每一個未得之地。咫尺之間的禾場已預備好了,問題是:我們是否願意跨越心中的「天涯」,回應主的呼召?

從道別到意想不到的時刻

聖誕的反思與全新的開始

何智欣

Christy Ho

This is Christy’s Newsletter from December 2024. For the most recent update, please subscribe to her newsletter using the link at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translate]


親愛的朋友和家人們:

聖誕節快樂!


(如果在新年前沒機會再見到您,祝您新年快樂!希望這封信能帶給您溫暖與喜悅!)

在這個節日季節中,讓我們每天停下腳步,反思主的偉大之愛——祂差遣祂的獨生子來引領我們進入與神和平與愛的關係。我祈禱,這個聖誕季節及以後,平安、喜樂與愛能充滿您與您家人的生命!


多蘿西·塞耶斯 (Dorothy Sayers) 在《注定為王的人》中說道:

「道成肉身意味著,無論出於何種原因,神選擇讓我們墮落……讓我們受苦,經歷悲傷與死亡。然而,祂以誠實與勇氣接受了自己的處境……祂對人所要求的一切,祂自己也都經歷過。祂親自走過了整個人類的經歷——從家庭生活中的瑣碎煩惱、勞作的束縛與金錢的匱乏,到痛苦與羞辱、失敗、絕望與死亡的最可怕景象……祂誕生於貧困之中,忍受無盡的痛苦——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而且祂認為這完全值得。」


希伯來書4:14-15提醒我們:「我們既然有一位已經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兒子耶穌,便當持定所承認的道。因為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


以賽亞書53:5也說:「那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我時常默想這些經文,面對了許多恐懼。然而,超越一切恐懼之上的,是我們偉大的大祭司耶穌。祂了解我的疲憊和憂慮,並呼召我來到祂面前。每次我依靠祂,我都找到了祂所賜的平安:更重要的是,我為祂賜給我們的平安而歡喜,那正是《聽哪,天使高聲唱》中宣告的:「神與罪人和好」。我真正的平安在於基督已完成的救贖工作和神自己之中。


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些最近在我生活中發生的事情:

事工夥伴關係的發展

與ACC、ACC-SW以及加爾維斯頓華人教會的弟兄姊妹分享

過去的兩個月充滿了許多對話——有一對一的交流,小組討論,以及更大規模的聚會。我驚嘆於神在這段旅程中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行事,提供幫助並賜下祝福。我也被教會滿溢的愛心、鼓勵和慷慨深深感動。感謝主!因著你們的支持,我已經達成了購買北卡羅來納州預備訓練所需的財務目標。藉著你們的同心合意,我對事工的下一個篇章充滿期待,也很興奮邁出這重要的一步!

道別時刻

正如我之前和一些人分享的,我通常會深深感受到情感——想像一下《腦筋急轉彎》中的悲傷角色,只是情感稍微強烈一些!當我結束在自閉症中心的工作時,道別特別讓我感到既甜蜜又苦澀。我將會非常想念許多客戶、家庭和同事。

我真心感謝神賜予我這十年,讓我能夠服事,陪伴自閉症兒童、青少年和年輕成人。多年來,我有機會教導學員溝通技巧、社交能力以及其他重要的生活技能,期望能夠為他們在社區和家庭中提供豐富的經歷。

我對有特殊需求的兒童有著深厚的愛,我將會永遠在禱告中記得他們。我也與那些我有幸合作過的家庭一同喜樂,慶祝我們共同經歷的成長和進步。我衷心感謝神以如此美好的方式為我提供過渡的空間,讓我得以反思和道別。過去十年中所學到的寶貴經驗將永遠伴隨我,我也深信這些孩子正被一支出色的團隊所照顧——最重要的是,他們被主深愛,這是我無法完全理解的。

新的季節即將來臨,我期待看到祂為我預備的未來!

ASDP & S*

我上次分享了在ASDP(Austin Stone Development Program)中所學到的一些更新。我繼續在更深的層面上被挑戰,去認識罪的現實、基督的工作,以及聖靈的角色。

關於S*(我開始與之進行屬靈對話的鄰居)的一個更新,雖然我們未能安排時間一起吃飯,這讓我感到失望,但神開啟了兩個意想不到的機會,讓我們進行了有意義的對話。這兩個時刻無疑是“神的安排”,我無法計劃出來。每一次,我都在前往HEB超市購物的路上,並且每一次我都感覺聖靈輕輕地提醒我停下腳步,聆聽S所分享的,而不是匆忙去完成下一件事。這些對話結果都非常深刻且豐富。我與S分享了福音,我們兩個人都帶著期待離開,渴望再次見面。

請和我一起為她禱告,願她能夠經歷神在基督耶穌裡對她無法測量的恩典。(以弗所書2:7)

另外,我已經完成了ASDP 的秋季學期,對所學到的一切感恩。我特別感謝在這個小組中建立的友誼,這些友誼提醒我,信仰的旅程應該在團契中共同走過。我繼續為主如何將我所學的融入機會中而驚嘆,讓我在更深的層次上經歷祂,並且能與他人分享。我計劃在春季學期中暫停參加ASDP,專注於明年初的預備訓練。

泰國事工更新

禱告請求

  • 為泰國的事工禱告,願聖靈在與合作夥伴和泰國教會的工作中繼續引領與帶領!

  • 為S*禱告,求她能認識主,並看到祂是所有事物中最寶貴的禮物。也為我和我的室友禱告,願我們能邀請她一起共進晚餐。

  • 為我在北卡羅來納州的訓練禱告,求神幫助我成長並為即將來臨的工作做好準備

感謝大家與我同行在這段旅程中。你們的禱告、鼓勵和支持對我來說意味深長,超過我能表達的感謝。我對未來充滿期待,並感恩你們在這次使命中的同工夥伴關係。

祝願您和您的家人擁有一個充滿平安和喜樂的聖誕季節,並迎接一個充滿祝福的新年。


我無法不與大家分享一張我家的貓咪,完全愛上聖誕樹的照片!:)


帶著愛與感恩,

何智欣

Christy Ho


為了保護我們的朋友與事工,請不要以任何形式複製或分發這些資訊。如果您想與某人分享,請告訴我。謝謝!

貝里茲華人短期宣教之旅反思

黎麗容

  • 於今年五月修讀完把握時機宣教課程的最後一天,我向神立志明年會參加短宣,但神的計劃高過我的計劃,祂卻給了我於今年十一月加入伯利茲(中文)短宣團隊的機會;雖然這是我第一次去伯利茲,但我對那裡的天氣、環境和人物都感到熟悉,可能是因為粵語堂於過去十年都一直有短宣隊去到當地向華人傳福音。

    這次短宣後我的反思:

    • 再次經歷到神的信實,以及祂必應允合祂心意的禱告:於整個短宣期間,特別是兩個主日的福音聚會,都看到神的大能和禱告蒙應允。我們出發前幾天,收到當地傳來的信息:「電公司通知星期天早上七點到下午三點沒有電供應」,這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只有禱告交給神,電力準時於下午三時恢復,小孩、青少年和成人也陸續於三時半後出現;第二個主日,大部分的店主都必須要在下午兩點參加一個政府的會議,我們知道後便祈禱會議會很快結束或取消,結果會議真的於三點結束。



看到團隊各人為福音的緣故樂意付出:有些比較吸引蚊子的弟兄和姊妹,手、腳、甚至脖子和臉上都佈滿了“戰績”;由於伯利茲天氣炎熱潮濕,及我們在兩個週日能夠給兒童和青少年聚會使用的地方,我們真的感受到何為汗流浹背,詩篇126:5就出現在我腦海:「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然而我們是流汗撒種,讚美我們的主:一共有五位兒童於主日的聚會時說願意相信主耶穌基督及接受祂為他們的個人救主!


  • 神使用各人不同的恩賜及背景去做祂的工無論是兒童、青少年或成人的聚會,神都預備我們按照各人的恩賜來事奉祂。聖靈也感動當地教會的弟兄姊妹與我們同同工。探訪時,神用我們不同的背景,與我們不認識的當地華人展開對話。


學習放下自己的經驗和認知,完全順服神的帶領例如,如何為孩子們準備聖經課的內容和詩歌並在第一個主日後進行調整。此外,我也學習如何以易於理解且完整的方式傳福音。



在伯利茲有許多華人都不相信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們追求的就是用他們的時間來賺錢,為下一代或自己安排更好的未來或生活;有的說他們是相信神的,但他們看的卻是異端/邪教留給他們的「聖經」,請為他們能夠尋求神並得到真正的福音禱告!

美中短宣回顧

李國杰

今年已是第三年參加美中短宣,因為文筆不通順,一直不敢作任何文字分享,這此應邀執筆是我的一大考驗。

記得三年前,在主日學分享使徒行傳,讀到保羅的三次宣教旅程及被界往羅馬的第四次宣教旅程,他用了33年時間,將福音從耶路撒冷傳遍亞細亞直到羅馬,除了水路之外,保羅都是用他的雙腳步行宣教,在歌林多後書11章23-27,保羅特別詳盡了他的辛酸。

分享期間大家都受到保羅對宣教火熱的心、竭誠傳揚福音、甚至連性命都拋於腦後的意志而受到激勵,我郤隱隱感到不對勁,我們在分享保羅的辛酸苦難之時,我們郤在舒適的空調房間吹著冷氣。當下馬上決定參加短宣及立刻報名。雖然與保羅相比定必舒服千萬倍,但總比較在空調房談論保羅的艱苦實際得多。


肉體的軟弱

  • 第一次踏上短宣之路,雖然事前上了四堂課,對目的地、負責事項有一定的認識但具體要作甚麼還是有一點模糊,到了第一站才知道我們要負責佈道會,暗地裏吃了一驚,我憑甚麼到別的教會參與佈道,因為每次別的講員到我們教會佈道, 我對他們的期望很高並非常尊敬及仰慕,對我來說是完全不配,唯有默默禱告,靠著聖靈帶領,戰戰兢兢全力以赴。

  • 每年的短宣行程均在2000里的路程或以上,6位弟兄姊妹擠在一台7座位的客車,會有一點壓力,尤其是往中心的10個小時以上車程,扺達時幾乎每次都在午夜之後,路上不斷為開的弟兄禱告,求神賜下平安及賜予開車弟兄們有充兄的精神和體力。感謝主,三年來每次都平安到達。

  • 到校園找尋中國學生不如往年,到美國的留學的中國學生大大減少,有時跑了半天都沒有踫到一個中國學生,身心疲乏。但 神是信實無變,滿有恩典,總是會賜給我們一些中國學生。當我在校園遇到第一個留學生時,很緊張及有一點駭怕,希望對方不是中國人或不懂中文,趕快結束,幾乎成為了福音逃兵。但 神的恩典往往在我們的軟弱時彰顯,雖然失腳郤不致跌倒!

  • 第一年旅程完結的前一個晚我證實感染了Covid沒法參與最後一天的事奉,深感遺憾。正在打量回程該如何處理,唯恐要獨個兒坐飛機回奧斯汀。但憑著弟兄姊妹的愛心和信心,堅持與我同車回奧斯汀,神回應他們的信心結果一個都沒有受到感染。事後與同行的一位姊妹分享,她說她只擔心我的不適並沒有想過會不會受感染。其信心之大,可見一班。


靈性的增長

  • 最珍貴的得著是在每天早上的靈修,不論在車上或在酒店房間,弟兄姊妹的分享都很扎心,開始第一、二天,可能互相認識尚淺,分享都是個人靈命的感受,但接下來的每一天,弟兄姊妹把日間與 神相遇的經歷或 神在他們在生命中可貴的教訓,透過經文細膩的分享,既真誠又感人。

  • 前文提前到第一次經歷佈道會的戰兢,也是我第一次在別的教會作個人見證,藉著禱告及聖靈的導引,讓見證順利完成,結束後,該教會的一位姊妹私下跟我說我的見證很感人,她看見教會多位姊妹都感動流淚,希望尚末認識主的慕道朋友有更深的感動。我立刻感謝 神,讓聖靈進入這沒用的器皿傳神的訊息,願榮耀頌讚歸於最高神!

  • 第三年在宣教的車途上,天氣預測有一颶風(hurricane)朝著我們的路上來,弟兄姊妹急忙向 神禱告,祈求賜平安,果然 神聆聽禱告,路上遠處烏雲滿佈,但在我們的路上,雖然地上濕淋淋郤陽光高照,颶風(hurricane)與我們擦身而過!其實我心裏在想,遇上又如何,我深信神必定有祂的旨意。

  • 校園學生雖少,藉著聖靈引導,我們同時向華人教授及老師傳福音,效果不是立刻見效,但與他們交談有不一樣的啟示。中心也突別印製英文的福音單張,遇到不懂中文的學生,仍然可以繼續傳講福音。在第三年,一位一同參與宣教的弟兄藉著英文單張,帶領一位日本學生決志信主!

  • 在感染Covid的那一年,不能參與當地教會的聚會,一位教會執事在聚會完畢,專程為我送上午餐,令我感動不巳。但那位執事見到我的時候雙眼充滿淚水說,見到我很感動,因我這把年紀仍跑出來傳福音,使他受到很大激勵。我跟他還沒有說過句話,郤給他帶來那麼大的感動,所以我體會到,人在作工不單 神在看,人也在看,叫我的言行舉止都有耶穌基督的形象!

我在華人福音普世差傳會的參與

徐心道牧師

2020 年十一月,我接到華人福音普世差傳會 Gospel Operation International (簡稱 華傳 GOI) 美國辦事處的電話,邀請我擔任其中一位董事。教會長老們如同以往鼓勵我代表教會擔任美南華人差傳 (CMC-South) 幾位副主席之一 (2016~2021),再次鼓勵我代表教會接受這邀請。我考慮後也覺得義不容辭,畢竟華傳是我們教會支持多年的宣教機構,而且自從我們宣教委員會2018 年第一次在教會開辦 Kairos 把握時機宣教課程,就是華傳年年派多人來幫助我們。於是,我就從 2021 年五月起,參加華傳美國辦事處每年兩次的董事會。通常每年五月或六月的那次是線上會議,秋季的那次是董事們都去到洛杉磯實體舉行會議。主要都是在牧師們休息的週一。2023 配合陳啟猶牧師 Rev. Isaac Chan 從美國辦事處主任的職分上退休,改於六月實體開會,秋季線上。

美國辦事處通常每幾年就會配合董事會的時間辦一次退修會,邀請所支持的宣教士們來,有幾天好的休息,並與董事們及辦事處的同工們在主內相交。在我們教會宣教委員會的支持下,我們夫婦今年十月就有幸參加了退修會。這次來參加的宣教士及他們的配偶大多是年輕的一代,包括幾位母語是英語的華人,還要一位普通話非常流利的美國人。所以退修會中,多半以英語為主。同時來參加的,還有卅年前(1995)七位創辦華傳的華人教會領袖中碩果僅存的三位:林許佩珠師母(林安國牧師 Cyrus Lam的妻子)及何俊明牧 師Stephen Ho、何梁雙鳳師母。這是一個很有跨代相交及傳承意義的退修會。

我記得大約三年前,華傳美國辦事處開始支持一位講英文的第二代華人在舊金山灣區服事穆斯林族群。我們在一次董事會中就談起,為了更有效地服事、支持北美教會中有心投入宣教的第二代華人,也許將來董事會必須改用英文,也納入講英文的第二代華人教會領袖。這次退修會中,經過頭幾天的真誠相處,年輕的一代對年長的幾位有了更多信任後,勇敢地分享他們在 OBC (Oversea Born Chinese) 為主的華人教會文化中,所面對生活及事奉的挑戰,也謙卑地提出一些懇求。在最老的一代與最年輕一代有幾輪對話的時候,主持人指定要我這位年紀夾在中間的董事表達看法。我推辭不了,只好分享我的一點淺薄的看見。


卅年前,華傳成立時,所有董事都是講中文的 OBCs,實際上都是母語是廣東話的。所有華傳支持的宣教士也都是講中文的。之後,華傳董事們決定開會用普通話,已經是個難能可貴的決定。如今,起碼華傳在北美的辦事處已經看到必須開始積極支持下一代的華人子弟踏上宣教之路。但是,客觀的事實是,在北美所有支持華傳的華人教會裡,只有國語堂及粵語堂的人有可能知道華傳,英語堂的人幾乎都對華傳一無所知。雖然,華傳在許多地區,尤其是亞洲,董事們及所支持的宣教士們都是講中文的,但既然華傳已經有多位只能講英文的宣教士,也希望能吸引並支持更多只能用英語與董事們溝通的宣教士,國際董事會遲早必須考慮改用英文,而美國辦事處可能需要更早開始調整。


很巧,我被邀請寫推薦的一本關於 OBC 及 ABC 的好書前不久出版,是過去在 ACC 擔任青少年事工牧師多年的 Dr. Daniel Eng 主編的 Faithful Ministry Through Chinese Churches in America (在Amazon 買得到)。在退修會中,我與幾位 ABCs同桌吃飯暢談時提起這本書。他們好幾位隨即上網到 Amazon 看 reviews,看了後感到十分振奮。此書一出版,我就推薦給我們教會的所有牧師及長老們。目前,華語堂的劉牧師願意與我利用我們每兩週一次的單獨聚會,每次撥一半時間分享討論這本書的幾章;西南區講英文的實習傳道 Hilarie 也同樣與我一起讀這本書,一起學習、成長。劉牧師很肯定這本書的價值,Hilarie 更是為此書感到興奮。


總而言之,有幸受邀擔任華傳美國辦事處的董事,不只讓我有機會向宣教路上的許多屬靈前輩學習,也在每次董事會中,透過聽到所支持的宣教士最新的狀況,以及聽到國際總主任報告華傳在世界各地宣教工場的進展,還有許多新宣教士的培育,讓我深受激勵。同時,我也更清楚感受到宣教機構在財務上面對的挑戰,以及宣教士們在前線爭戰之不易。也許主安排我代表教會去擔任董事的其中一大目的,是讓我鼓勵我們教會在支持一些全心為主做工的宣教機構時,能更加慷慨並甘心樂意。

印度短宣

大衛

今年秋天我有幸和團隊成員去印度短宣。這趟旅程嚮往已久,上帝透過下面兩件事帶領我去那邊。首先是在Perspective宣教視野課上了解到印度是未得之民族群最多的國家。上帝的心意在創世紀12章3節就向亞伯拉罕顯明:「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 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的福」。之後在耶穌升天之前,他頒布了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大福音28:19-20)。在啟示錄7:9-10裡說「此後我觀看,見有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上白衣,手拿棕樹枝,大聲喊著說:「願救恩歸於坐在寶座上我們的神,也歸於羔羊」!基督徒夫婦放棄了他們穩定的高薪工作,帶著三個年紀尚小的孩子,去到印度做長宣。常常面臨迫害的風險傳福音。正如馬太福音10:23所道「有人在這城逼迫你們,就逃到那城裡去」。


我們這次的事工主要集中在兩方面:第一方面是去村子里或戒毒康復中心傳福音,運用的是路加福音10章的和平之子模式。我們分享了我們各人的見證和福音,邀請聽眾信主,接受主耶穌的人立刻接受牧師的洗禮,然後牧師立刻接受奉獻成立家庭教會,之後立刻邀請剛信主的弟兄姊妹成為家庭教會的領袖,並為他們按手禱告。這樣的傳播速度讓我非常驚訝。第二方面我們去到不同的教會參觀,並鼓勵裝備當地的弟兄姊妹,例如教導他們學習聖經的方法,恩愛夫妻工作坊,男性事工,婦女事工及如何進行兒童事工等。我這次的主要職責是協助另外一個弟兄裝備當地兒童事工的同工,包括怎麼幫助孩子們複述聖經故事,記憶聖經經文,學習聖經歌曲,進行聖經遊戲等等。


給我最大的幾個感受是大人們有小孩一般的心智,心很柔軟,很容易接受主耶穌。第二是,已經信主的弟兄姊妹非常的信靠神,在苦難之中持續地禱告神,在迫害當中仍持守他們的信仰。第三,那邊發生了很多的神蹟,包括得白血病的牧師死後七天復活以及受傷臥床不起的婦女接受我們的禱告後站起來走路等等。第四,那邊的宣教士非常活躍傳福音,做了很多聯合教會同心傳福音和關心牧者的工作。第五,我看到整全福音在印度如火如荼的進行,整全福音透過關心當地人的實際需要,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讓他們感受到上帝的愛,從而傳福音。


回來之後,我對神的話有了更強烈的渴慕。每天早上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靈修,深入學習神的話語,學習耶穌的教誨,效法祂的生活。我也為那些未接觸福音和未接觸福音的人禱告。在奧斯汀,我想透過更多地參與線上事工來服侍印度的基督徒兄弟姊妹。印度有太多事情要做,我希望透過分享我的個人經驗來激勵和鼓勵我的團契成員參與其中。在家裡,印度的兒童事工教會了我如何為自己的孩子打下堅實的屬靈基礎。雖然我從Perspective和Kairos等多個角度了解了宣教的重要性,但我在印度從神那裡學到的親身經歷是最有影響力的。最後,我感謝神賜予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滴水和每一餐。我感謝神賜給這些我視為理所當然的東西。